
爱民、护民、为民,藏蓝青春,“警”色年华,警察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但“警察人”也是平凡的,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和心里话。
昆明市公安局“拆弹专家”贺丽远:
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五大队大队长贺丽远说:“我从警23年,一直从事排爆工作,始终保持零失误、零差错,排爆工作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每一次任务都是在与时间赛跑,都是在与死神较量,成功拆除这些爆炸装置,靠的是过硬的本领,靠的是战友的支持。”
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贺丽远说,从警无悔,服务人民。
昆明市金沙派出所所长邱常春:
2020年2月,邱常春来到金沙派出所。金沙派出所是全国首批100家“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之一,位于昆明市东三环边,属城郊接合部派出所,辖区内老旧小区多,治安状况复杂。
“我刚到金沙派出所时压力很大。”邱常春表示,作为金沙派出所所长,刚上任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为群众解决“小案破不了、小事没人管”的现象,让辖区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他的工作目标。
谈及对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感受,邱常春表示,警察节让人民警察的标志性更浓,职业荣誉感、自豪感更强烈。
昆明市梁源派出所所长纪芸:
“我是双警家庭,对于我的家庭来说,‘中国人民警察节’是我们从警生涯中的新起点。”纪芸是昆明235个派出所中唯一一名女所长,她的丈夫刘俏山,是昆明市公安局太家河派出所刑侦大队大队长。作为基层派出所领导,要求纪芸既要有女子的温柔,又要有男性的坚韧。
“我将继续关心关爱我的队伍,再通过我的队伍,将爱传递到辖区群众中。”纪芸说。
昆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李想:
刚工作一年的昆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政治处民警李想,成为昆明市公安局首名“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旗手,为此他的内心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穿上警服一直是李想的梦想。当自己热血的青春与警察这份职业“撞了个满怀”时,他无比激动。
谈到从警一年最大的收获,李想说:“穿上警服就意味着使命和责任。”一年来,李想在队友的“传帮带”中逐渐成长,对警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他的心中,“中国人民警察节”是对远去英雄的缅怀和纪念,更是对新民警的激励和鼓舞。
新的一年,李想希望自己多为人民群众帮小忙、办小事,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公安特警能打善赢的工作作风。
红河州公安局民警杨碧慧:
“我于1989年参加公安工作,至今已32年了。今年终于拥有了属于我们的节日,我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与战友一道,把对党忠诚落实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更好地服务人民。”
开远市公安局民警黄瑛:
“1月10日是我55岁生日,也是我在岗的最后一天,很荣幸生日能和‘中国人民警察节’在同一天。从警36年来,我一直秉持入警初心,无怨无悔。”
宾川县公安局特警大队民警王晓锋:
“身为人民警察,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挥特警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警务技能,认真履职,为宾川县的治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政工室文职辅警马礼鑫:
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让马礼鑫十分兴奋。在日常工作中,她体会到了警察的不易,更明白这个节日对警察的意义。马礼鑫表示,这个节日,来之不易,民警、辅警都一样,都能感受到警歌的豪迈、警徽的庄严、警旗的鲜艳,都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
昆明市公安局退休民警马爱华:
昆明市公安局政治部原宣传处处长马爱华,已退休。
在多年的工作中,马爱华见证了很多感人的事迹。
在公安工作中,天天都有民警在奉献,时时都有民警在受伤,作为曾经的英雄人物见证者,马爱华听着他们的故事成长,含着热泪校对他们的事迹材料。在马爱华的记忆里,很多民警为了履职尽责,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的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是马爱华从事公安工作的动力。
马爱华退休了,但她始终不忘人民警察的使命和担当。
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马爱华来到昆明市公安局,看到新加入警队的年轻民警,她的眼里充满爱怜。
本报记者 郑恒 杨子庄 谢玉鑫 周惠琼 冯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