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树禄 茶忠海 马卓敏 记者 周惠琼

初秋时节,巍山县巍宝山乡中和村委会茶克塘村瓜果飘香,村民们抓紧时间烘烤烟叶、采摘水果、饲喂牛羊……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呈现眼前。
山区像城区 一步跨越20年
近年来,中和村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在茶克塘村实施村内道路硬化、文化广场、兽医站、水池、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该村193户农户774人共享脱贫攻坚成果,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58岁的村民张学忠不是建档立卡户,但他也享受了不少惠民政策。2016年,他获得了1.5万元农村危房改造、5000元能繁母牛、6000元圈舍改造等项目补助,家里有了安全稳固的住房,种植养殖产业稳步发展,增收致富后劲十足。
“在脱贫攻坚政策扶持下,茶克塘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至少比以前进步了20年。”张学忠说。2016年,茶克塘村新建住房116户。非建档立卡户宋如成家刚好住在茶克塘村停车场附近,他说,以前村内道路狭窄、泥烂路滑,环境卫生差,现在修通了水泥路,有了停车场,逢年过节还可以到文化广场休闲聊天,感觉自己就像生活在城里,幸福感油然而生。
五户联保 解决合理诉求
中和村委会地处巍宝山乡南部,与青华乡民胜村和南涧县乐秋乡接壤,距离巍山县城25公里,下辖茶克塘、中和铺、打马坎、阿尺度、安章伍、吉利古、阿查黑、石头地共8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31户2627人,种植、养殖、劳务输出和手工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在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中,中和村在茶克塘村推行了“五户联保”责任制,在村里推选30名由党员、建档立卡贫困户、非建档立卡户组成的村民代表,30名村民代表分成10个组,每个组负责15-20户农户,并分组召开群众会议,积极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收集整理群众诉求,代表群众提出意见、建议。
经过开展“五户联保”责任制,茶克塘村群众提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兑付、项目工程进度等方面的诉求,乡村两级积极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建档立卡户和非建档立卡户对脱贫攻坚政策的获得感、认同感和满意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村庄变靓 特产卖到山外
“大箐村以前没有村民活动场所,每逢村民开会议事、开展党员活动都要到农户家中。现在好了,村里盖起了党员活动室,建了篮球场,开会议事、休闲健身都有了专门场地。”大箐村委会大箐村村民余兴礼对大箐村实施的脱贫攻坚项目颇为赞同。余兴礼目前种植了10余亩烤烟、40余亩冬桃,家里还购买了一辆货车,专门运送冬桃、核桃等农副产品到下关等地。去年,余兴礼仅冬桃收入就达7万余元,今年预计将突破10万元。
2016年以来,大箐村实施了3.2公里村内道路硬化,发展种植红雪梨2000余亩、冬桃200余亩、水晶豌豆600余亩、魔芋570亩,扶持养殖60余头能繁母牛、10头能繁母猪、4000羽山地鸡。
近年来,巍宝山乡全面推进精准扶贫,通过实施自然村水泥路面硬化、东西线自来水管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乡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大幅提升,群众的精神面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广大群众共享脱贫攻坚成果。